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北京舞蹈学院BDA舞蹈高峰论坛(2019)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舞蹈院校、院团等200多位专家和600多位舞蹈学者齐聚一堂,回顾新中国70年舞蹈事业辉煌历程,共商中国舞蹈未来发展大计。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表示,聚焦中国舞蹈70年发展轨迹,认真梳理新中国舞蹈历史脉络、学术脉络、思想脉络,观察和评点舞蹈事业发展前沿动态,对于发现和引领舞蹈未来发展风向具有重要意义。广大舞蹈艺术工作者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培育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风气;鼓励精品原创,抵制学术垃圾,以自觉行动,推动中国舞蹈艺术从“高原”走向“高峰”。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中国舞蹈的未来发展要体现伟大的舞蹈精神,体现中国人活泼的生命力量之美。
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提出,舞蹈教育应立足本体,发挥特色,明确价值,探索舞蹈艺术成就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这一命题的学理价值和实践途径。
新中国70年的舞蹈事业发展已经使舞蹈艺术成为当代中国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吕艺生从作品和人才两个视角对中国当代舞蹈发展做出评价。他谈到,中国舞蹈家们70年来共同打造了中国舞蹈,为“当代中国舞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赵汝蘅认为,要坚持舞蹈艺术繁荣创作,在创作中要有激情和真心。平衡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注重普及,让舞蹈专业人才有更大的就业空间。
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认为,中国已经到了一个“剧院时刻”。众多剧院的落成为舞台艺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机遇。但同时剧院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应该让人民走进剧院,让剧院融入城市,让剧院和院团之间深度融合,坚持将精品奉献给人民。
知名华裔现代舞专家王晓蓝提出现当代舞的发展需要关注创造精神和人的存在。国际著名视觉艺术家、编导家沈伟谈到了编舞中自身的认识与实践和舞者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引领国际舞蹈艺术的发展与未来,需要建立自己的舞蹈运动语言,技术训练课与思想理论体系,更需要开发舞蹈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广泛合作,这样才会有未来世界的多元表达,让舞蹈艺术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
在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文工团团长杨笑阳看来,艺术家需要牢记“坚守”这两个字。坚守的力量源于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只有当个人的坚守和对中华文明的坚守合二为一时,才能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并在传承中创新。对中华文明根基的坚守,对艺术家个性的坚守,就是中国舞蹈的希望。
作为本次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北京舞蹈学院副校长邓佑玲表示,要在文化自信的立场上建构中国舞蹈的文化自信,建立中国舞蹈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立舞蹈的中国学派,这也是当下和未来中国舞蹈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随后举行的BDA舞蹈高峰论坛(2019)之“新中国舞蹈70年7组谈”中,以 “一位学术梳理人+两位历史亲历者”的三人谈方式,以十年为一阶段,展现新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生动场景。论坛共邀请到方伯年、陈建民、吕艺生等十三位历史亲历者和罗斌、赵大鸣、张华、江东等七位舞蹈理论人作为嘉宾,共同对新中国舞蹈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回眸与思考。
围绕1949—1959年我国舞蹈艺术发展,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斌、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批国家一级演员方伯年、上海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陈建民以民族舞剧《宝莲灯》(1957)和《小刀会》(1959)作为基点,对受到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古典芭蕾共同滋养的历史时期展开了生动探讨。方伯年和陈建民通过自身经历阐明了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方古典芭蕾对彼时舞剧语汇和身体模式造成的深刻影响。罗斌表示,将这一时期放置在更为宏观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观看,艺术家的个人品格在新中国舞蹈奠基期展现出夺目光辉。
围绕1959—1969年我国舞蹈艺术发展,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吕艺生、中国文联副主席白淑湘三位嘉宾以舞剧《红色娘子军》(1964)和《鱼美人》(1959)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与古典主义创作这两种不同倾向的揭示,展开对于当下舞剧题材的漠视等问题的探讨。
舞剧《丝路花雨》在1979年诞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江东从“改革开放”这一宏观背景入手,对《丝路花雨》进行了解析,认为它恰恰成为彼一时期思想解放的重要代表和象征所在。甘肃省歌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许琪、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史敏则通过自身的创作与表演强调了中国文化在形塑敦煌舞蹈“曲而不沉”“柔而不软”等美学品格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
1979—1989年,西方现代舞开始影响到中国舞蹈发展的方方面面。张华首先指出了中国当代舞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有着突破既定舞种界别的时代需求。顺延这一脉络,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艺术指导苏时进作为《再见吧!妈妈》(1980)的编导之一,坦言正是为了展现英雄的人性才会将分属不同舞种和美学风格的语汇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则通过对“现代舞”与“现代舞人”关系的辨析对中国现代舞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通过阐明现代舞本身具有的中性性质,明确指出其艺术品质的好坏与艺术家而非舞种之间所具有的紧密关联。
中国舞蹈发展到1989—1999年,古典舞《黄河》(1989)和民间舞《牛背摇篮》(1997)是该时期的代表。对于古典舞《黄河》来说,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郑慧慧通过此时北舞民间舞系与古典舞系的分舵,对《黄河》诞生之前古典舞呈现出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阐释。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张羽军认为,通过对古典舞有意识的改造完成了对现代形象与民族情怀的塑造。国家一级编导苏自红则通过自身对该作品的实际采风经历,让现场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拉萨地区人与牛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联系。
1999—2009年,舞剧《大梦敦煌》(2000)因着舞台视觉美学的强化等因素成为这一时期市场上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而《雷和雨》(2002)则以其深刻的思想关切及批判精神自诞生之日便引起了空前反响。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吴海清通过对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总体性把握,将其从宏观层面概括为较为包容的开放时代。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苏孝林认为艺术和市场并不互斥,认为“好的经典作品和市场之间不会背道而驰”。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则谈了自己对市场与艺术的理解。
2009—2019年,三位嘉宾从“舞什么”“如何舞”等方面对舞剧《记忆深处》(2018)进行探讨。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指出,对于舞剧《记忆深处》的选择是因为这一题材所触碰到的国家伤痛。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唐诗逸在谈到对动作的具体处理时,也说明“古典的人物和题材是以美为前提,但舞剧《记忆深处》要以真为前提。”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慕羽认为,真正的国际接受是一种长久信任的建立,一种殷切思念的延绵。